政治笔记
- 四个伟大
- 伟大梦想 —— 目标
- 伟大斗争 —— 手段
- 伟大工程 —— 保障 起决定性作用
- 伟大事业 —— 主题
-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
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是我国对外工作的主线
-
理论创新应建立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用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目和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
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辛亥革命:
-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特点:
-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 “到民间去”
- 青岛峰会的主要成果
- 突出了“上海精神”,并赋予其新内涵。
- 确立了上合组织新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上合主张。
- 制定了未来合作新的行动指南
-
如何理解爱国情感?
- 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的报答。
-
为何要倡导爱国奉献精神?
-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
如何做真正的爱国者?
- 做真正的爱国者,要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情感、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个人只要把自己的人生和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日常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那就是不平凡。
-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自己国内的矛盾和问题归咎到经济全球化和别的国家头上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势、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
-
美国贸易战的实质、影响和应对
- 特朗普政府五十现行国际秩序和多边治理规则。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发起贸易战,这是对自由贸易的扭曲,是单边主义对多边主义、保护主义对自由贸易、强权对规则之战,是霸凌主义对世界的挑衅。
- 后果:第一,破坏秩序。第二,阻碍发展。第三,冲击全球价值链。第四,最终损害自己利益。
- 应对:第一,国际社会应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第二,应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如何做?
- 传递出中国将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稳定动力源的信念,道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无惧任何狂风骤雨的坚韧不拔,也是郑重警告,试图通过贸易战来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是不可能得逞的。“永远在这儿”是一种自信,一种担当,其中蕴含着中国机遇、中国作为、中国贡献。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 初心:协商民主贯彻这一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政党制度初建立时就确定了两个基点:
-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 二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团结奋斗。这就是这一制度建立的初心。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贡献
- 既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这种民主最基本的体现),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 一是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 二是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 三是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
- 四是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五是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
-
改革开放
- 第一,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
- 第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 第四,积极做出了中国贡献。
-
改革开放的初心
- 改革开放的初心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项伟业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才能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才能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让改革开放始终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为人类作出新贡献的动力源泉。
-
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
- 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关键抉择,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联系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辩证分析和处理问题
- 应该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变化、发展的过程。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
-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人类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